“清理門戶”有利專注主業
原標題:“清理門戶”有利專注主業 日前,財政部發布通知,部署國有金融機構圍繞戰略發展方向,突出主業,回歸本業,“清理門戶”,規范各層級子公司管理,促進持續健康經營。 國有金融資本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,是推進國家現代化、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,國有金融機構是服務實體經濟、防控金融風險、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支柱。國有金融機構在經濟體系中舉足輕重,如果沒能聚焦主業,無疑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利影響。 由于多種歷史原因,我國金融機構經歷了一段快速擴張、盲目加杠桿的膨脹時期,亂設機構、亂辦金融業務等問題一度較為突出。 近年來,黨中央、國務院對完善國有金融資本和金融機構管理高度重視,在2018年7月專門印發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,進行頂層設計和重大部署。財政部發布多項政策制度,從產權管理、公司治理等方面進行具體規范。金融業清理整頓脫實向虛、以錢炒錢等亂象,金融生態逐步好轉,服務實體經濟功能不斷強化。 面對新形勢下的改革發展任務,無論是銀行、保險、證券,還是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、信托等,國有金融機構都要回歸本源、專注主業。正如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》中所強調的,要引導國有金融機構把握好發展方向、戰略定位、經營重點,突出主業、做精專業,提高穩健發展能力、服務能力與核心競爭力。 此次財政部發布通知,一系列措施極具針對性。比如,國有金融機構對所屬各級子公司的出資應當依法合規,資金來源應當為真實自有資金;國有金融機構應當按照突出主業、做精專業、內部分業的要求,審慎有序開展金融綜合經營;除金融投資運營公司外,包括國有金融機構本級在內,實質開展經營業務的法人層級原則上不得超過三級。 這些措施直指現實中存在的問題,強化國有金融機構聚焦主業、壓縮層級,更好服務實體經濟、防控風險和深化改革。 法律、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實施。值得關注的是,財政部要求,通知實施前存在不符合規定情形的國有金融機構,應于3個月內制定整改落實方案,明確聚焦主業、壓縮層級的時間表、路線圖,報經財政部門認可后實施。國有金融機構應每半年一次將整改情況作為報告事項向董事會報告,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整改。 金融活,經濟活;金融穩,經濟穩。國有金融機構要通過聚焦主業,更好擔負起職責使命,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精準的金融服務。 更多精彩:酷我音樂盒下載www.xiame.com |